新浪微指数:揭示社交媒体舆论风向的最强分析工具
此外,从近几年的平台性质来看,微指数并未诞生很长时间。从年初到年末的数量已经与微博大体相同,但差距却在于微信的应用量级。对于一些媒体公司来说,微指数并不像微博那样具有十分可观的数据价值,但只要使用得当,效果都不错。
二、5个功能,分析用户心理和心理
1、“粉丝数”功能
在此前5个功能中,粉丝数是排名最靠前的,这说明微博对于“粉丝数”的关心,与用户的关注是无关的。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,在粉丝数方面,微博用户的“关注人数”远高于其它行业。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,只有在超过6万的微博用户中,才有超过10万的用户。
通过在朋友圈、微信群、微博等社交平台转发内容,可以给网友带来一大批“粉丝”,能让微博粉丝产生众多粘性。这个功能能让微博官方对微博的功能进行实时的测试,对其偏爱程度的具体表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。
通过对微博粉丝关注情况的分析,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目前对于“关注人数”比较少的“关注人数”,我们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,比如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和广告,甚至对于转发给更多的粉丝。
对于“评论”,一定要注意点赞、转发等行为的动态,并且在同一时间与粉丝互动。与朋友圈、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的文章的转发相比,微博的文章阅读量并不高。这也是为什么微博总是没有产生阅读量的原因。
5、“附近的人”功能
在微博的评论区,好友的好友跟自己的好友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关注。如果好友有对自己的关注,可以利用这个功能,让自己的好友与朋友圈的好友相互关注。
微博虽然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交网络,但是它是一个可以分享生活动态的平台。因此,也要想办法让微博用户分享我们的产品信息,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产品。因此,微博营销要想实现与朋友圈的互动,就必须先提供一个“社交”的平台,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微博营销中的活动推广、微博营销中的自媒体营销等。
如果说微博营销不需要企业的宣传,那么企业如果不做宣传,那么微博营销就是一种非常低的投入,快速获取到一大批粉丝的方式。
如果说企业想要利用微博的流量来为自己的产品带来大量的粉丝,那么企业就要思考如何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