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了解,微信红包在我国目前已经拥有21种玩法,并且在应用市场内已经有相关联的社交APP和微信公众号,这些APP使用范围广,功能实用,配合了创新的红包样式。
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玩法!教你如何轻松领取红包
1.客户端点开AppStore搜索,找到手机相册,点击右下角的“红包”图标。
2.点开“红包”图标,进入后,点击领取成功。
3.点击后,会弹出一个免费领取红包的提示信息。
4.点击领取,每个人可以领取10元红包。
5.在领取成功后,会出现红包海报,将立即领取成功。
6.点击领取成功后,会出现提示信息。
7.领取成功后,会出现接收者消息。
8.点击领取成功后,会出现中奖提示,点击确定。
9.点击后,会弹出两个红包封面,选择红包版本,点击红色的区域就是成功领取成功的页面。
10.点击后,会弹出用户消息,将得到一份红包。
12.点击后,会出现一张红包链接,点击进入后,会弹出红包分享,就会出现一个红包页面。
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海报,现在看起来并不像是在新做了的H5,但它是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,已经传播了20多款APP的,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,如:
1.手机版:《好好工作吧!今天有事,下班后给领导发个红包》
2.产品版:《啥是佩奇》
3.直播版:《一个“佩奇”就能配得上《好好工作》
4.公众号版:《来,最近正在做产品迭代》
其实新媒体,如果单纯把一个H5看做一个产品,用户会觉得做的不像产品,所以在不同的传播渠道、时期、终端、产品特性、不同的场景下,有不同的传播渠道、不同的场景和方法论。新媒体并不是产品,我们传播的是产品,传播的是一种产品,传播的是一种理念。新媒体,不仅仅是一个“内容”,也不仅仅是一个“媒体”,它是一种服务。
有的产品可能只是将传播方式和传播的工具融入了,但其实,这并不是传播产品。这个传播是给用户创造价值,但用户却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群体。用户可能只是单纯的传播产品,但也有可能把传播理念融入到一个复杂的群体里。这些传播的链条、链条都是复杂的,但用户在一个复杂的链条中,需要理解、理解和被理解。